網格化大氣監測站的運行,依托于一套完整的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。這套體系以城市中的鄉鎮、社區(村)為基礎單元,按不同層級劃分出大氣污染防治管理網格。在這些網格里,通過大范圍、高密度布設監測點位,搭建起以傳感器技術為核心的空氣質量監測站點,實現對城市所有網格區域的全面覆蓋。
這些監測站點能實時跟蹤每個網格內主要污染物的動態變化及趨勢,準確反映區域內的實際污染情況。一旦出現污染異常排放,系統可快速捕捉并自動報警,形成全方位的空氣監測網絡。這些監測站點可與現有的空氣質量標準站點配合使用,將兩組監測數據進行疊加、對比分析與校準,從而獲取覆蓋全市、密度高且監測頻次高的空氣污染物濃度數據。
借助基于GIS技術的后臺數據分析平臺,工作人員可對監測數據進行篩查校準、統計分析,并繪制動態圖表,進而掌握城市區域大氣污染物濃度在時間與空間上的變化趨勢。這一過程既能有效監管污染源,也能為環境執法與決策制定提供直接、可靠的依據。
在設備方面,配套使用的微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儀,是針對室外空氣污染物實時精準監測設計的經濟型設備。它采用泵吸式采樣方式,集成了電化學氣體傳感器、氣象傳感器等組件,可自動完成空氣監測,為網格化監測平臺提供扎實的數據支持。并且能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校正數據,確保數據可追溯,適用于城市大氣環境、企業環境、工廠廠區無組織排放污染氣體等監測場景。
風途新聞資訊